從旅館去搭公車到機場,從市中心到機場三十分鐘的車程,折合台幣30塊的車資,怎麼想都覺得這不可能在歐洲發生.這次旅行運氣很好,我帶了一個行李箱,加上一個相機包,竟然都沒有要求我要把破破小小的行李箱拿去托運.冬天在巴黎回斯德哥爾摩的路上,ryanair硬是要我加付35歐把身上僅有的兩件行李拿去托運.但是搭air baltic的兩趟旅程,從Umea到Riga,從Riga到Vilnius,check-in櫃台的人連看也懶得看一眼,就讓我提著兩包手提行李上飛機了.看來裝窮在歐洲省錢旅行是很有效的方法.
飛機落地,一進機場就是讓人傻眼的景象.這最大城的機場大廳,怎麼跟台南小機場有點像呢…雖然外面亮得刺眼,但是室內又窄又昏暗,讓人找不太到方向.在走出大廳的通道,還有個賣花的地方,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囉?
但是Riga跟Vilnius的免費旅遊簡介,真的是讓人印象超級深刻.不但地圖很詳細,還有厚厚的小冊子介紹國家歷史跟熱門旅遊景點,整本書搞得跟Lonely planet一樣,詳實又精辟啊.
機場沒有離市區很遠,大概十五分鐘車程而已,在Kiosk買票是2 Lits,但在車上買票就是2.5 Lits了.車上的”讀票機”也很酷,是很手動的打票
旅館在老城裡面,就在熱鬧大街旁的小巷.在Vilnius 依然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,但是大大減低了我的活動力.所以我龜在旅館裡面上個網,然後慢慢地往外,沿著牆邊的陰影滑行.才走出門不到半小時, “Jessie!”,Miki迎面走來. 這城市實在太小了吧,既然連沒約好的情況下都能相遇,也是獨身旅行裡面的些許驚喜.
本來是沒有打算要到處晃蕩,所以沒帶著相機出門,但是遇到Miki,又覺得不一起走走,一個人在小城裡的閒逛好無聊,誤打誤撞就開始兩個人的小旅行.兩三個小時下來,幾乎把整個城市的景點都走遍了,卻在步行到城裡最高的小山丘時,發生了一段小插曲.正當我們結束拍照下山的途中,一個汗流浹背的高大男子往我們走來,”小姐你們說英文嗎?”
”呃..會”
”我是從俄羅斯來這裡學英文,可是因為拉脫維亞人討厭俄國人,所以我現在碰到麻煩的時候,他們都不願意幫我”
接著他就捲起褲管給我們看他包著紗布,腫得發紫的雙腳
“有沒有錢能讓我看醫生..”
聽到這邊我們就有點想開溜了,可是這個熱到臉紅卻又雙眼無神的男子還繼續碎碎念,好像硬是要我們掏錢出來.”對不起,我們也是很窮的背包客,不能幫你”我沒什麼表情,乾乾地跟他說,轉身就走,但是這個怪咖還不放過我們,“真希望你有一天也會跟我一樣”,他有氣無力地吐槽我們. 好吧,在歐洲真的要小心,不要到處亂看,容易會被怪人當成獵物抓住,也記得要把太陽眼鏡戴上,什麼事就可以當作沒看見一樣,輕鬆帶過
黃昏時刻的Vilnius很漂亮,跟Riga一樣,都是以Old town為旅遊景點的重心,但是他的城區範圍比較廣,建築之間的距離也比較鬆散,比較像來到一個超大型公園的感覺.當然,這城市的繁華程度不及Riga,但是人們卻沒有Riga來得親切.在Riga,英文基本上很普及,去哪裡幾乎都能溝通.但是在Vilnius,說英文的話,對方臉上會露出些許不耐煩的表情.
或許是因為立陶宛在超過一千年的歷史裡,有七百年是被波蘭人跟俄國人佔領的,加上跟拉脫維亞相同,脫離蘇維埃政權的時間也只有二十年,加上以農業立國,國土又小(好像跟台灣差不多大),內向溫馴的民族性隔,似乎不是那麼歡迎外來客.
晚上在旅館裡碰到一對不會說英文,但是俄文呱呱叫的韓國兄妹檔,還碰到一對瑞典男配中國妹的情侶檔,瑞典男先找我攀談,可是那個中國女生的眼神有點刺(他已經知道我是台灣人),而且在我們講話的二十分鐘裡面沒跟我正眼對過.我忍不住把話題移到他身上,後來她終於跟我說了一句”我們平常都用瑞典文溝通,所以我英文不太好ㄟ~不好意思”.我就想,那你不會講中文啊…
前一天已經走過不少地方了, 其實今天沒什麼好看,只是出門把沒拍的照片補一補,然後炎熱午後繼續找地方發呆.在這裡真的很少看到亞洲臉孔,所以一發呆一回神,就覺得身邊西方人的眼光都往自己這個方向飄過來.
沒有資本出國的我,看著妳的網誌
回覆刪除彷彿自己也看到妳視界裡的一切
隻身在外請多保重,也請多分享所行所見
感謝
謝謝你看我的網誌啊,有機會也分享你的所見所聞囉:D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