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試決戰日,今年申請之旅的最後一站。
考試的前幾天,收到了Aalto寄來的非正式錄取通知,心裡壓著的大石頭頓時重量減輕一半。學校錄取了,現在只要把錢拿到手,這兩年攻讀Master degree的計畫就算有了個完美的開始。
除了重新弄的作品集之外,我把錄取通知、目前進入第二階段審查的Intern確認函和簡單的讀書計畫裝訂成一本薄薄的備審附加資料,準備提交給評委審查。
面試時間安排在星期日的中午十二點,在台大醫院附近的聯合辦公大樓裡。星期天原本該是冷清的大樓門口,一直有穿著正式套裝的學生進進出出。我背著大包小包跟重到要命的筆電,活像要搬家一樣。本來是想美美又輕鬆地去考試,但剛好在面試的前一週,潔西媽很不幸的得了急性肝炎。這種病來得又急又快,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要人命的,我只好從台中把行李包一包,提早趕回家去醫院探望阿母。然後行李包一包,考完面試就要馬上趕回台中,上星期一的班。
進了擠滿緊張等待人群的會議室,黑壓壓地一片。我們這組的面試是跟電機學群同時進行,所以放眼望去,都是穿西裝打領帶,或者正式套裝的學生。設計類的申請者在這間會議室裡面顯得特別;沒有穿套裝、打扮的花花綠綠、人數又少。但還是穿的正式些比較保險,老師不一定會對活潑且非正式的打扮買賬。
等啊等,等了幾乎大家都面試完了才聽到我的名字。一進去,一張大桌子有三位老師,都是男生;還有一位是教育部的工作人員,負責在旁邊計時。整個面試過程是有限時的,我們這一組是十五分鐘。
老師看起來人都很好,一坐下來就請我開始自我介紹。自我介紹的內容大概準備兩分鐘左右,介紹一下自己的學習跟工作背景,然後為什麼會從語文專業轉到設計。最後再描述一下為何要選擇去芬蘭唸書,跟目前已經拿到無條件入學許可和開始找internship的現狀。
介紹完了,主審老師問我:可以稍微說明一下你在瑞典學習的經驗嗎?我就大概描述了一下之前作過的project主題,然後和台灣不一樣的教學方式。
然後帥哥老師接著問:你在瑞典做過service design的東西?能不能請你詳細描述一下?
我:(大囧)
其實當初在IDI作的Service design project 陽春至極,而且只有做到前段,並沒有完成整個Project。雖然說我的研究計劃有稍微提到Service design(我寫通用設計可以結合Service design),但僅僅是簡單帶過而已。這個問題我完全想不出來要答什麼,但還是硬著頭皮把之前作的Project拿出來說一遍,然後就看到老師的眉頭越皺越深...。
帥哥老師又問,通用設計在台灣都做到爛了,你還做?
我:(繼續囧,還好我腦筋動得快)在台灣通用設計目前都是單向的針對產品設計,我想把他結合到service design裡面,作一個全面性的整合(嘴泡泡)
老師:(微笑)--這應該是好現象吧?
帥哥老師問完,主審老師就問一些為什麼要去芬蘭之類的概念問題,我就把回aalto的答案拿出來再說一遍。
主審老師問完,沈默了三秒鐘...然後他用手戳戳旁邊的淡定老師,“欸,你問一下"
我:(大囧很想笑)
淡定老師好像才清醒過來,問我在瑞典上課的方式是怎樣的。(這明明剛剛都有講過啊)不是應該要問我的研究計畫嗎?
好吧我就又概略地講了一遍。
淡定老師又問:你的經驗在各產業跳來跳去,而且你自己現在從事設計產業,為什麼還要繼續進修?
我:雖然自己現在從事設計產業,但是學術面的知識我是相當不足的,畢竟僅僅接受一年的設計教育,我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的。
最後剩兩分鐘,主審老師說:我想不到要問什麼了耶,你可以跟我們自我推薦一下嗎?
我:(更囧)心裡就想,該不會是當場要刷掉我吧!
但我就大概說了一下這次去念設計,會整合之前的學習跟工作經驗(語言專業上的文化研究延伸到使用者研究)-(在瑞典/芬蘭學設計,將國外經驗帶回台灣)-(工作經驗可以把設計概念轉化成實體商品)之類的。
十五分鐘其實過得很快,最後老師是滿面笑容的請我離開。呼~~~~終於結束了,接下來就是等一個月後的放榜了。公費獎學金似乎也沒有那麼難考跟刁鑽,只要把握一個基本原則:你或許不是最優秀的學生,但值得老師發這筆錢讓你繼續研讀學問。我相信應該沒有什麼難得倒你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